close

作者/林慧淳  康健雜誌 – 2012年7月11日 下午1:23

面對黏膩濕熱的酷暑,如何保持清爽舒適?

受暖化效應影響,全球氣候變幻無常─夏天愈來愈熱、冬天卻愈來愈冷;加上台灣地處海島,每到夏季得遭受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夾擊,使人常感黏膩煩躁,渾身不自在。

最快的解決方法不外乎躲進冷氣房,再猛灌冷飲、啃冰棒圖個涼快,雖然可以立即將悶熱壓下去,但從中醫觀點來看,反而使得熱氣不易發散,滯留於臟腑之間,甚至必須消耗身體本身的元氣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寒冷,不利養生。

師法傳統智慧,就能身心清涼安度酷暑。

一、消暑首重「去濕」

體內濕氣重,讓人覺得睏倦、食慾不振、手腳冰冷、全身黏膩不舒服,惟真中醫診所連建廷醫師認為,濕熱是夏季百病之源,因此,夏季養生應將「去濕」列為首要任務。

他將台灣人多過敏的原因歸咎於環境濕氣太重,並且許多人從戶外走進室內,不顧自己早已汗流浹背,還迫不及待鑽進冷氣房,冷熱溫差大加上濕邪入侵,於是感冒、過敏、骨節痠痛隨之而來。

3個好辦法,為身體去濕!

 ●吃點辣的

一般人認為吃辣上火,夏天不適合吃,事實上,愈是濕熱的地區,愈可透過吃辣促進人體排汗,有助於逼散體內濕氣,讓人在悶熱環境中反而覺得涼爽舒適。

此外,在酷暑難耐的環境中,人們大多沒有胃口,這時吃點辣食或加了香料的咖哩,可促進食欲、開胃下飯。

不過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也提醒,中醫觀點來看,辣食畢竟多屬熱性,適量食用就好。

尤其身體已有發炎症狀,例如胃潰瘍、支氣管炎、痔瘡、高血壓患者,或體質本屬陰虛燥熱的人,應該避免吃辣。

●常吃利濕食物

許中華指出,綠豆、蓮藕、白朮、薏仁、茯苓等中藥材,有利濕效果,對於排解夏季濕熱很有幫助。

除了刻意烹煮蓮藕湯或綠豆薏仁等甜湯之外,他自己的做法是,將利濕食材加進日常食用的主食中,例如洗米時加入米量十分之一的綠豆和少許薏仁,泡軟後直接放進飯鍋煮熟食用,不但增加米飯口感,也為身體去濕。

連建廷特別推崇吃嫩薑。他指出,嫩薑溫和,吃了不上火,利濕效果也好,曾有病人減重多次不成功,沮喪求診,他把脈診斷後認為是體內濕氣太重的問題,於是要病人三餐都加嫩薑,結果只用這個方法,就順利減重10公斤。

●走進大自然

現代人經常待在密閉空調室裡,體力消耗少,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也變差,保持運動習慣可活絡器官運作,增強水分代謝,加速濕氣排出體外。

許中華建議,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年齡和喜好,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,例如散步、打太極拳、騎腳踏車等能微微流汗卻不是激烈飆汗的方式,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且長期運動的習慣。

「我個人最喜歡爬山,」許中華說,大自然是最好的運動空間,就算再忙,他每週都要擠出時間上山走走,配合慢、深、吐氣多於吸氣的節奏,讓大自然的「宗氣」透過肺臟交換進入體內,貫通心脈。

二、補氣養脾胃,頭腦不昏沉

暑熱損傷人體津液,導致脾胃功能變弱,且耗傷元氣、損精神,氣血不足之下,人會變得昏沉、嗜睡。

登琪爾養生莊所餐飲總監張恬慈進一步解釋,氣不足則胸悶、呼吸短促,供給腦部的血液含氧量低,自然容易頭昏睏倦,因此,補氣則氣足,氣足後腦筋才能保持清明,因此夏日昏昏欲睡,可從補氣著手。

此外,由於炎熱出汗使得胃腸消化液的分泌減少,胃腸蠕動變慢,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腸胃病好發季節,透過健脾藥方可以改善。

最常見的方子是四君子湯,有甘溫益氣、健脾養胃功效,主藥材為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四味,再依不同體質加減。

許中華也特別提醒,為免增加腸胃負擔,飲食應清淡,少吃油膩,才是夏季清爽之道。

…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》164期,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39471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薑對人體的幫助是很大的,尤其是消化系統方面。以下來介紹一下薑精油及其相關處方:

英文名:Ginger
拉丁名:Zingiber officinale
科屬名:薑科薑屬
揮發性:中
萃取方式:蒸餾
主要化學分析成分:倍半萜烯類
主要產地:中國、印尼、西印度群島、牙買加
氣味:含辛辣的薑香味,味道溫暖、氣息持久,帶點木直香。

用途及特性:搭配保養品、基底油或是加在洗手乳、沐浴精、沐浴鹽或是洗髮精中使用,可以促進肌膚代謝,適量使用可以調理肌膚,使肌膚更加紅潤有氣色,且暖薑的味道可以溫暖身心。
薑母精油芳香調理使用小妙招:
◎薰香蒸臉美膚配方:薑母1滴+檸檬1滴+薰衣草3滴,可同時享受香氛與美化肌膚的樂趣。
◎泡澡美化肌膚、促進肌膚代謝的海鹽浴:薑母1滴+葡萄柚2滴+薰衣草3滴+死海鹽150~300公克。
◎滋養肌膚代謝的滋養油/乳霜:薑母1滴+馬喬蓮2滴+薰衣草3滴+基底油或基礎面霜10毫升,輕輕按摩至吸收即可。
◎促進肌膚代謝的滋養油/乳霜:薑母2滴+天竺葵3滴+杜松子1滴+基底油或基礎面霜10毫升,輕輕按摩至吸收即可。
◎滋養肌膚的護手霜和護足霜:薑母2滴+薰衣草4滴+基礎面霜10公克,輕輕按摩至吸收即可。

專欄連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4%8F%E5%90%83%E5%AB%A9%E8%96%91-%E5%8A%A9%E6%B6%88%E6%9A%91-%E6%8E%92%E6%BF%95-%E7%98%A6%E8%BA%AB-052323795.html?_esi=1

參考資料:http://kuuxing.com.tw/front/bin/ptdetail.phtml?Part=H018&Category=10570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華芳香照護推廣 的頭像
    中華芳香照護推廣

    中華芳香照護教育推廣學會

    中華芳香照護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