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/綜合報導)小學一年級的女童,腸病毒發病五天,已無發燒症狀,但口中有大大小小的破洞及白色斑點,不但無法進食,連吞口水都會痛。經檢查發現,是腸病毒造成的嘴破合併鵝口瘡,用藥後,隔天白點便消失,疼痛也有緩解。
小兒科醫師陳永綺指出,鵝口瘡是一種白色念珠菌的感染,會造成口腔內兩頰內側、舌頭上或嘴唇附近出現類似奶垢的斑點,在擦拭或喝水後不易脫落,如果用力擦拭反而會受傷。同時由於口腔的不舒服,可能會讓寶寶出現食慾下降、情緒躁動、不好安撫等的情況。近期由於腸病毒流行,門診中也遇到不少小孩罹患腸病毒合併鵝口瘡,口中嘴破佈滿白點,久久不癒,影響進食,甚至連喝水都痛到無法忍受。
陳永綺醫師說,鵝口瘡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嬰兒、嘴巴破皮的小孩、患有腸病毒或疱疹性口齦炎者、免疫力不好的人,或是長期使用抗生素、類固醇類製劑,及抑制免疫力等藥物者。治療方面,給予藥物塗抹在口腔內,或是使用滴劑滴入,大約需要1至2週左右的時間才能痊癒。藥物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一週以上,或當白色斑塊消失後,至少再服用三天才算徹底的治療;嘴破的小孩,要塗藥直到傷口癒合為止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,在治療期間不能自行停藥,否則容易造成再次復發。另外,親餵母乳的寶寶感染,媽媽則需要加強乳頭清潔,若有明顯症狀時,也要接受藥物治療,以免造成再次感染。
如何預防?陳永綺表示,要加強奶瓶、奶嘴、玩具等的清潔消毒,同時喝完奶後使用紗布幫寶寶做口腔清潔;若是餵母乳的媽媽,在餵奶前後加強乳頭清潔;另外,規律的生活習慣、充足的睡眠,可提高寶寶免疫力,也能降低鵝口瘡發生的機會。
最後,陳永綺提醒,若是寶寶突然不肯喝奶,不好安撫,口中有清不掉的白點時,或是口腔中有破洞久不癒,應儘快就醫確認是否罹患鵝口瘡;若是反覆性的感染,症狀持續且有發燒,應確認是否有其他因素所造成(如:免疫不全、藥物副作用等)。鵝口瘡持續太久沒有治療,可能會使黴菌由腸道排出,造成念珠菌尿布疹感染,因此發生鵝口瘡時,若也有尿布疹問題也要請醫師一併檢查與治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每天都要做的漱口,也可以利用精油加強抗菌除臭效果。
1.先用一大瓶水,例如保特瓶
2.然後滴入茴香精油(1滴)
3.茶樹精油或綠花白千層精油或尤加利精油(2滴)
4.薄荷精油(5滴)
5.檸檬精油(2滴)
6.之後稍微搖晃均勻,並靜置一天
備註:以上建議的6種精油,不是全部都一定要加進去,而是由你以手邊有的或是個人喜歡的來加, 然後你就可以用來漱口啦!
新聞連結: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18353
資料參考:http://www.life711.com/208/mouth-broken-mouth-broken-the-do